close

上文嘗試從澳洲經常使用的英語詞彙來看澳洲文化。其實不獨澳洲,英語在全球使用的趨勢,也揭示出若干社會文化面貌,卻往往被忽略了。

全球語言監察組織 (The Global Language Monitor) 是專門分析全球英語使用趨勢的諮詢公司。該組織去年公佈了英語的“第一百萬個英文字”(the one millionth English word) 是Web 2.0 (新一代網絡產品及服務),其他角逐失敗的英語字詞有十五個,包括了第999,999位的Jai Ho!,源自印度語(Hindi),作感嘆句用,意指勝利的喜悅;第999,998位的Noob,來自網絡遊戲社群(gamer community),用來形容遊戲新手(neophyte),語帶輕蔑(disparaging);第999,997位的Slumdog,來自電影Slumdog Millionaire (一百萬零一夜) ,用作形容住在印度貧民窟的人;第999,991位的Sexting,意指傳送含有色情內容的電郵或短訊,第999,989位的defriend,來自社交網絡如Facebook、微博,意思是跟朋友在社交網絡中中斷來往,還有第999,988位的Chengguan,源自中國“城管”一詞,《泰晤士報》解作“中國地方執法者”。

要角逐“第一百萬個英文字”的必要條件是至少須被引用25000次,引用時不但要有深度,更要地理分佈廣。換句話說,如果來自印度語的Jai Ho!及中文的Chengguan只在來源地流行,而沒有在國際間廣泛使用,都不能入選。

這些新進英語字詞到底向我們揭示了甚麼社會文化面貌呢?只要細心一點,便不難發現,很多這些源自非英語國家的詞彙,因為廣泛流傳在網絡世界,很快就變成通用語。當經濟發展深受全球化影響時,英語以及其流行文化(pop culture)已經深受網絡世界和新崛起國家的影響,不能倖免。

全球語言監察組織更早在2008年便發表份報告,指“中式英語”會為英語引進很多新詞彙。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,語言學大師David Crystal早在十九世紀末就指出由於愈來愈多人學習英語,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人,數目一定會超過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人,這些人雖然能說流利英語,但其第一語言(母語)又定必影響英語的詞彙、發音、文法。學習英語的人普及至世界各國,加上科技發達,英語國家的文化再不是單一文化,而是融入多元文化特色的混合體(hybrid culture)。

有些人或會認為,這種反映多元文化的英語,其實是語言受污染的表現。然而,當中國文化漸漸融入西方國家,愈來愈多人說 kung fu(功夫) 而不是說Chinese martial arts,說tofu(豆腐) 而不是說bean curd,事實上,yum cha (飲茶)、feng shui(風水)、jiaozi(餃子) 等詞彙早已成為英語正規詞語,安坐在各大字典中。

英語被污染與否,原沒有統一界線,一切端賴文化的演變而定。而文化中,又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流行文化最能帶動新詞彙的發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ez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